膜式法燒堿濃縮工藝原料堿液預處理的安全要求分析
作者
Admin 瀏覽
發布時間
22/04/06
膜式法燒堿濃縮工藝原料堿液預處理的安全要求分析
膜式法燒堿濃縮制備片狀固堿的生產過程中,接觸的是高溫和濃堿,因此,對“金屬鎳"設備、管道來說,其所受到的腐蝕危險性危害增大了許多。是因為堿液中所含的氯酸鹽。離子膜燒堿溶液中氨酸鹽含量約為0.03~0.04g/L,一旦溫度超過250℃,氯酸鹽就會自行分解,釋放出新生態氧,這種新生態的氧與“金屬鎳"發生反應,生成氧化鎳層,這層氧化鎳在高溫下很容易溶解于濃堿中而被帶走。這種反應不斷發生,鎳材不斷地被氯酸鹽氧化,氧化層又不斷地被濃堿沖劇及溶解,導致“金屬鎳”制的“升膜”、降膜蒸發濃縮器即被腐蝕損壞。為了保持蒸發濃縮設備長周期安全運行,仍然需要將片堿溶液中所含的“氯酸鹽”加以去除。常用的處理方法是在48%~50%片堿溶液中加人5.0%濃度的蔗糖溶液,作為氯酸鹽的還原劑。促使氯酸鹽分解,達到防止產生新生態氧,腐蝕金屬鎳。反應如下:
膜式法片堿濃縮工藝原料堿液的預處理的安全要求分析66
從理論上計算,每千克氯酸鈉約需要加入0.402kg糖,但是如要完全將堿液中的氯酸鹽除去,實際需要擁人過量的糖(為理論量的2~6倍)。根據早期美國的專利報道,將濃度為10%~15%的蔗糖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加人48%濃度的燒堿溶液中,且充分混合,并預熱至100~120 ℃或接近該濃度下的堿液沸點,從“升膜”蒸發濃縮器的底部加入;在蒸發濃縮的同時,氯酸鹽被還原出去。當溫度在150℃以上時,蔗糖與氯酸鹽的反應,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劇,當溫度為200℃時反應進行得相當激烈,在較短時間內即可使得反應完善,多余的蔗糖在210 ℃以上溫度的情況下被分解除去。
利用蔗糖或葡萄糖母液來除去堿液中的氟酸鹽,收到相當不錯的效果。其操作方法也簡單,糖類資源易得,但是增加了產品中的氯化鈉含量和碳酸納的含量。實際上對于離子膜片堿來說,堿液中氯酸鹽的含量較低。
最新動態